Image

小麥散黑穗病防治措施


編輯:2022-04-22 13:58:36

小麥赤霉病是一種爆發性、毀滅性病害,大發生時可導致小麥嚴重減產,甚至絕產,且病麥含有毒素,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。該病的發生流行與氣候關系密切,當小麥抽穗、揚花、灌漿期遇連陰雨天氣,易造成病害的發生、流行。此外,地勢低洼、土壤粘重、排水不良的麥田,濕度大,也有利于該病的發生。小麥赤霉病一般揚花期侵染,灌漿期顯癥,成熟期成災。赤霉病防治關鍵時期是小麥齊穗至初花期,一旦錯過防治適期,防治很難達到理想效果。因此赤霉病的防治策略是預防為主、主動出擊。

在小麥齊穗期至揚花初期主動用藥。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多菌靈等是目前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有效藥劑,可用25%氰烯菌酯懸乳劑每畝100~150克或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75~100克,流行年份要間隔7-10天再噴一次,對小麥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
小麥散黑穗病防治措施

小麥散黑穗病俗稱黑疸、灰包等,在黑河市小麥產區都普遍發生,一般發病率在1—5%,嚴重可達10%以上,特別是在農民自留麥種的地區,小麥散黑穗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。

1、越冬和傳播與侵染

小麥散黑穗病的病原菌以休眠菌絲在種子胚內越冬,因此,越冬方式是種子帶病。冬孢子在田間只能存活幾個星期,越冬后絕無侵染的可能性。在田間,小麥散黑穗的病菌的冬孢子主要由風力傳播,通過伸出或張開的雄蕊穎殼裂口侵入內部。一般冬孢子可以傳播到距發病中心100米以外的地方,可傳播到1000米以外。傳播遠近與風速和氣流的運動有關。目前大多數人認為,小麥散黑穗病菌侵入絲是直接從子房壁侵入的。揚花和授粉期是病菌侵染的時期。當病菌冬孢子落到柱頭、花柱、子房壁上后,24小時就能萌發,長出先菌絲,在子房下部或籽粒冠毛基部,從子房壁表皮部分直接侵入,然后穿過珠被侵入珠心組織,再進入籽?;?,潛伏于胚部。這一過程大約需要18天左右。病菌也可以從籽粒背部侵入,從種皮、珠心、胡粉層侵入至盾片,然后進入胚的分生組織。當種子開始萌芽時,潛伏在盾片和生長點的菌絲體,隨著上胚軸的生長,侵入幼苗的根莖節,進入穗部和其他分生組織。

防治措施噴施

40%甲基異柳磷乳油或50%辛硫磷乳油、亦或金田黑藥等效果都很理想,同時噴施葉面肥即防治病害又促進增產。


我們的服務優勢

Image

我們的服務優勢

植保服務,專家團隊為您保駕護航

公司搭建商企聯盟產業鏈平臺,商家、廠家與種植戶共同簽訂農業種植收購合同,生產加工精選大豆,解決了農戶賣糧難問題、與種子公司簽訂擴繁優良品種訂單等等。截止到2019年公司連鎖店已達到幾十家,公司成立邦農聯合社幫助農民解決賣糧難問題。
Image